找到相关内容297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学佛是怎么一回事

    激发志气,正先哲所谓:“困于心,衡于虑,而后作!”   在观心过程中,要坚毅奋发,自强不息,常与自己习气斗争,见(见惑)为我执,解而空之,情(思惑)为我爱,转而疏之,越不易化除,越要化除,常与自己逆,...

    徐恒志

    |徐恒志|学佛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5/08/001943595.html
  • 金刚经灵感录

    唐朝的大理县司马乔卿,在京里刑部衙门做官。他的个性很纯厚,做事又小心谨慎,有志气。永徽年间在扬州做官。他很孝顺,母亲死时,哭得死去活来,虽然自己身体非常衰 弱,却又刺血写金刚经二卷,超荐母亲。在写经...

    嘉龄大德

    |金刚经灵感录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01/2141052732.html
  • 窒欲(丁福保编纂)

    性欲方面的事,以便保养守住精力神情,建筑好自己的根本基础,那么虽然有极大的志气愿望,想做一番极大的事业,可是却常常造成体质淘空朽烂,神志错乱精力疲倦,必然导致半途而废,一点儿成就也没有了。” ...

    【清】丁福保编纂(宁波、吉利、傅雪沙整理)

    |戒淫|邪淫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11/1333243200.html
  • 文昌帝君戒淫宝训(全书解说)

    ,寄世运安危之社会名流,要知纲常之所托,世道之所关,尤当去邪窒欲,常使清明在躬,志气如神,梦寐不乱,宠辱不惊,然后可以建大功,成大业,但往往沉迷女色,以致毁灭自己前途,损坏固有声望者,良堪浩叹,总由未...

    文昌帝君

    |戒淫|邪淫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11/2023013507.html
  • 佛教的慈悲主义

    非常不满,认为太没有志气了,出外参学,才见到一个寡妇就动心想留下来,不去修道,太没有节操了,两人气愤地拂袖而去。   这位新寡妇人自觉年轻,要独自抚育七个年幼的孩子实在不容易,她看到三师弟一表人才,...

    星云法师

    星云|慈悲|菩提心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10/0743285904.html
  • 佛要救你

    而不是信‘净土法门’,也不是信‘会往生’,这也就是布袋戏所讲的‘助业障的志气,灭佛祖的威风!’如此,根本就是疑而无信。   如何超越业障?——体会佛的慈悲,和大力   我们要把心放在‘...

    道证法师讲述

    |临终 助念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10/1001095994.html
  • 教诲黎明曙光

    志气的学生上了大学后,不去打牌、跳舞、逛超市,在窗明几净的图书馆里潜心研读。学习佛法同样是“业精于勤,荒于嬉”。这个业就是闻思修的法业。“散乱”为何叫做魔呢?《四十二章经》说:“制心一处,无事不办。...

    晋美彭措法王[造] 益西彭措堪布[译讲]

    |守持戒律|闻思修|弘法利生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9/16340129726.html
  • 禅修必读《禅关策进》

    ,释疑集中,此一段文,最为精当。今人颇有滞此二端而不决者,盖未曾实做工夫故也。   月心和尚示众  愤起新鲜志气,举个话头,要于结末字上,疑情永长,沉沉痛切。或杜口默参,或出声追审。如失重物,务要亲...无益于时,死不知于人,于理有何益,即引锥自刺其股。翁至此志气愤激,如吞醍醐,遂乞求其书于马翁,常为照心办道之友,行住相随。自是踏开岩头丑面目,根尘剥落,触著道镜恶毒手,见知丧尽,年过不惑,见彻鹫岭之...

    明一法师(四祖寺)

    |禅修|精进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12/17402132515.html
  • 慧律法师语录精华全集(三)

    。   996.修行要有志气,乃在于肯与不肯之间(放下即是)。   997.复杂的宗教仪式,把佛教伟大的「觉性教育」变成一种形式,无益于知见的启发。   998.我们要把生命化做功德,不要把生命...

    慧律法师

    |慧律法语|格言|法语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4/21190037631.html
  • 佛家逻辑通论(四)

    大乘人对决。人家下了战书,当时,玄奘所在印度著名高等学府那烂陀寺的高僧们却不敢应对。玄奘以中国僧人的身份挺身应战,他针对《破大乘论》写成《制恶见论》一千六百颂(已佚)。此论大长了大乘学者的志气。后来戒日...

    郑伟宏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1521038165.html